作为云南面向越南的重要门户,河口口岸凭借 “水陆铁” 多式联运优势,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特色产品出口东南亚的关键枢纽。河口海关紧扣 “中国味” 出口需求,通过定制化监管服务、智慧通关升级、产业链协同保障等举措,持续压缩通关时间、降低企业成本,让云南鲜花饼、四川预制菜、重庆火锅底料等特色产品以最快速度抵达越南市场,2025 年前 8 月,经河口口岸出口的食品农产品货值达 48.3 亿元,同比增长 22.6%,“中国味” 香飘东盟的背后,是河口海关打造的高效通关 “快车道”。
针对食品农产品 “鲜、快、特” 的出口特性,河口海关建立 “一企一策” 定制化监管方案,从源头管控到口岸通关全链条提速。在河口口岸出口查验现场,每天清晨都能看到满载云南鲜切花、冷链水果的货车有序通关,海关关员通过 “提前申报 + 预约查验” 模式,实现货物到港即查、合格即放。“以前鲜切花出口要等 2-3 小时,现在提前在‘单一窗口’申报,到口岸后半小时就能通关,运到越南胡志明市的花店还带着露水。” 河口某花卉出口企业负责人李女士说。
对于预制菜、调味品等加工食品,海关创新 “属地查检 + 口岸通关” 衔接机制,在企业生产环节完成抽样检测,生成电子底账,货物抵达口岸后无需二次查验即可放行。2025 年 7 月,四川某预制菜企业通过该模式,将 120 吨宫保鸡丁、鱼香肉丝等预制菜品经河口口岸出口越南,通关时间从原来的 8 小时压缩至 1.5 小时,有效保障了产品口感与品质。据统计,前 8 月河口海关监管出口预制菜货值达 8.7 亿元,同比增长 41.3%,成为 “中国味” 出海的新增长点。
走进河口公路口岸通关大厅,电子屏实时显示货物申报、查验、放行进度,企业报关员只需在电脑上完成申报,系统便会自动匹配监管要求,实现 “无感通关”。这一高效场景的背后,是河口海关全面升级的智慧监管系统:依托 “边互通” APP,企业可随时随地提交申报资料,系统自动审核比对;在查验环节,海关运用 5G+AR 全景查验技术,关员通过智能终端即可完成货物核对,无需开箱查验的比例提升至 75% 以上。
针对跨境电商 “小批量、多批次” 的出口特点,河口海关在口岸设立跨境电商专用通道,推出 “清单核放、汇总申报” 模式,企业无需逐票申报,只需按月汇总数据,大幅减少申报频次。2025 年上半年,经河口口岸出口的跨境电商包裹达 12.6 万件,货值 1.8 亿元,其中云南普洱茶、彝绣饰品等特色产品通过跨境电商平台,成功进入越南主流电商市场,订单量同比增长 65%。此外,海关还与口岸物流、税务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,实现 “一次申报、多部门联动”,企业出口退税时间从平均 7 天缩短至 3 天,资金周转效率显著提升。
为推动 “中国味” 从 “单个产品出口” 向 “产业链出海” 升级,河口海关主动对接上下游企业,搭建 “出口企业 + 物流平台 + 境外经销商” 协同机制。一方面,联合地方农业农村部门,指导出口企业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,对云南咖啡、昭通苹果等特色农产品实施 “从田间到口岸” 全程质量监控,2025 年前 8 月,经河口口岸出口的认证农产品货值达 15.2 亿元,同比增长 33.8%,产品合格率保持 100%。
另一方面,海关与越南老街海关建立 “点对点” 通关协作机制,双方共享货物申报数据、查验结果,实现 “一次查验、双向认可”,避免重复查验。2025 年 6 月,重庆某火锅底料企业通过该机制,将 200 吨火锅底料经河口口岸出口越南,在越南老街口岸无需二次查验,直接快速放行,全程通关时间缩短至 4 小时,较以往节省 50%。同时,河口海关还定期举办 “中国味” 出海政策宣讲会,邀请税务、外汇管理部门解读出口退税、汇率避险等政策,帮助企业规避国际贸易风险,2025 年已累计服务企业 320 余家次,解决通关难题 180 余个。
从清晨的鲜切花到深夜的预制菜,从传统的农产品到创新的网红食品,河口海关以高效通关服务为 “中国味” 出海保驾护航。随着中越跨境铁路、河口口岸新联检大楼等项目的推进,未来河口海关将进一步优化监管模式,推动更多 “中国味” 走进东南亚千家万户,为构建中国 — 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 “舌尖上的力量”。
 
 
西双版纳桀睿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专注于中缅进出口贸易服务,服务贯穿整个国际贸易流程:专业进出口报关、一般贸易退税代理、国际贸易结算、进出口单证办理、进出口物流配送、货物仓储、中缅专线物流等,全力打造成为“外贸门到门一条龙”的外贸综合服务体。
传真:0692-4116315 
电话:4000-888-707 
传真:0692-4116315 
邮箱:yunnanjierui@163.com 
杨经理 手机:19526696809 QQ:231654197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