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阳光洒在中老铁路磨憨口岸的站台上,满载热带水果的跨境列车缓缓停靠,身着傣族、哈尼族服饰的边检人员与老挝籍货运司机熟练地交接单据,用中老双语热情问候 —— 这幅充满烟火气的画面,正是磨憨口岸以 “民心、产业、文化” 为纽带,串联起中老两国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的生动缩影。
作为中国通往老挝及东南亚的重要陆路枢纽,磨憨口岸不仅是中老铁路的 “咽喉节点”,更是集 “跨境贸易、文化交流、民生服务” 于一体的民族团结示范窗口。近年来,口岸以 “民心相通” 为根基、“产业共兴” 为引擎、“文化共融” 为纽带,让不同民族、不同国家的人们在此汇聚,奏响了一曲跨越国界的幸福乐章。
一、民心相通:从 “通关便利” 到 “民生连心”,筑牢团结根基
“以前通关要排队大半天,现在用‘中老边民快速通道’,10 分钟就能搞定!” 家住磨憨镇傣族村的岩温龙,每天都要带着自家种植的橡胶制品前往老挝琅勃拉邦销售,便捷的通关服务让他的跨境生意越做越顺。这背后,是磨憨口岸针对边民推出的一系列便民举措:
双语服务破壁垒:口岸设立 “中老双语服务岗”,50 余名精通傣语、老挝语的工作人员轮流值守,为边民提供报关咨询、证件办理等 “一站式” 服务,每年帮助超 10 万人次边民解决跨境沟通难题;
民生通道暖人心:开通 “边民互市专用通道”,对鲜活农产品实行 “即到即检、优先放行”,2024 年以来已保障 5.2 万吨老挝龙眼、香蕉等水果快速入境,惠及中老两国 2000 余户农户;
跨境帮扶显真情:联合当地傣族、哈尼族村寨与老挝丰沙里省开展 “结对帮扶”,累计捐赠农机设备 300 余台、修建灌溉水渠 8 条,帮助老挝村民发展橡胶、茶叶种植,让 “共富” 的种子在边境落地生根。
“我们不仅是‘国门守护者’,更是‘民心联结者’。” 磨憨口岸边检站站长介绍,口岸每年举办 “中老邻里节”,邀请中老边民共同参与傣族泼水节、老挝塔銮节等民俗活动,累计吸引超 5 万人次参与,让 “中老一家亲” 的理念深入人心。
二、产业共兴:从 “通道经济” 到 “产业集群”,激活发展动能
走进磨憨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,分拣线上的工人正将老挝咖啡豆分装打包,这些咖啡豆将通过中老铁路运至昆明深加工,再销往全国 —— 这是磨憨口岸以 “产业共兴” 带动民族团结的典型场景。依托中老铁路的 “黄金通道” 优势,口岸已形成 “跨境农业、物流加工、跨境电商” 三大产业集群,成为中老两国民族地区共同发展的 “经济引擎”:
跨境农业 “链” 起两国:在磨憨口岸周边,傣族、彝族农户与老挝企业合作建立 “中老热带水果种植基地”,面积达 1.2 万亩,年产芒果、龙眼等水果 3.5 万吨,带动中老两国 1.2 万余名少数民族群众就业,人均年收入增加 2.8 万元;
物流加工 “聚” 起产业:引进 12 家跨境物流企业,建成占地 500 亩的保税加工园区,为老挝木材、橡胶等原材料提供 “入境加工 + 再出口” 服务,2024 年 1-9 月加工产值突破 8 亿元,其中哈尼族、拉祜族员工占比达 65%,实现 “在家门口就业”;
跨境电商 “通” 向全球:开通 “中老跨境电商专线”,支持老挝特色产品通过 “9710”“9810” 模式出口,2024 年以来已帮助老挝手工艺品、咖啡等产品实现线上销售额超 1.5 亿元,让 “老挝好物” 走进中国寻常百姓家。
“以前守着口岸却没活干,现在在保税区当分拣员,每月能挣 4000 多块!” 家住磨憨镇哈尼族村寨的李阿妹,是产业共兴的直接受益者。如今,像她这样在口岸产业园区就业的少数民族群众已超 3000 人,产业发展成为民族团结的 “稳定器”。
三、文化共融:从 “文化交流” 到 “价值认同”,绘就和谐画卷
在磨憨口岸的 “中老文化交流中心”,一场别开生面的 “民族服饰秀” 正在上演:傣族的筒裙、哈尼族的尖顶帽与老挝的纱笼、占芭花头饰同台展示,中老两国青年用歌声和舞蹈演绎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这是磨憨口岸以 “文化共融” 促进民族团结的日常一幕。
近年来,口岸坚持 “文化为桥、情感为带”,通过搭建多元交流平台,让中老两国文化在此碰撞融合:
文化阵地 “筑” 起来:建成 “中老民族文化博物馆”,收藏中老两国少数民族文物、服饰、乐器等展品 1200 余件,免费向公众开放,每年接待游客超 10 万人次,成为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;
交流活动 “热” 起来:每年举办 “中老民族歌圩节”“跨境书画展” 等活动,2024 年已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28 场,吸引中老两国 5000 余名文艺爱好者参与,其中傣族的孔雀舞、老挝的南旺舞成为 “爆款节目”;
语言教育 “联” 起来:联合昆明理工大学、老挝国立大学在磨憨设立 “中老双语培训基地”,累计培养中老双语人才 800 余人,这些人才活跃在贸易、旅游、教育等领域,成为文化共融的 “使者”。
“通过文化交流,我们不仅了解了老挝的风俗,更感受到了‘各民族一家人’的温暖。” 磨憨口岸文化站的傣族工作人员玉应罕说,去年她接待了老挝丰沙里省的文化代表团,双方共同创作的傣老双语歌曲《共饮一江水》,至今仍是口岸群众传唱的 “热门曲目”。
从清晨的跨境列车到夜晚的文化夜市,从繁忙的产业园区到热闹的民俗活动,磨憨口岸以 “民心、产业、文化” 为笔,在中老边境绘就了一幅 “民族团结、共同发展” 的壮美画卷。未来,随着中老铁路沿线合作的不断深化,磨憨口岸将继续发挥 “枢纽优势”,让 “民心相通” 更紧密、“产业共兴” 更强劲、“文化共融” 更深厚,让民族团结的幸福曲在边境线上久久回荡。
西双版纳桀睿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专注于中缅进出口贸易服务,服务贯穿整个国际贸易流程:专业进出口报关、一般贸易退税代理、国际贸易结算、进出口单证办理、进出口物流配送、货物仓储、中缅专线物流等,全力打造成为“外贸门到门一条龙”的外贸综合服务体。
传真:0692-4116315
电话:4000-888-707
传真:0692-4116315
邮箱:yunnanjierui@163.com
杨经理 手机:19526696809 QQ:231654197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