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上半年,中国外贸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成绩单。海关总署7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1.79万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2.9%。其中,出口13万亿元,增长7.2%;进口8.79万亿元,下降2.7%。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,中国外贸展现出强劲韧性和活力。
从月度数据看,6月份进出口规模达3.85万亿元,增长5.2%,规模创历史月度第二高位。其中,出口2.34万亿元,增长7.2%,增速较5月份加快0.9个百分点;进口1.51万亿元,增长2.3%。三项指标同比全部实现正增长,且增速均呈回升态势,为全球经济注入强劲动能。
中国外贸的稳健表现,首先得益于完备的产业体系支撑。作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,中国已连续15年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,"十四五"以来每年制造业增加值都超过30万亿元,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。在全球供应链面临冲击时,中国产业链的自我修复能力和替代能力得到充分体现,为出口稳定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。
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,为中国外贸注入了新动能。上半年,机电产品出口7.8万亿元,增长9.5%,占出口总值的60%。其中,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高端装备增长超两成,代表绿色低碳的"新三样"产品增长12.7%。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.2%,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,高端机床、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增速均超过20%。
中国企业的创新活力持续迸发。越来越多的企业紧跟国际市场需求变化,提供差异化、定制化产品。如针对供电紧张地区研发太阳能充电手机,为沙漠地貌较多地区推出防沙尘、耐高温发动机等,这些"量体裁衣"的创新产品赢得了海外客户广泛好评。
市场多元化战略成效显著。上半年,我国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实现增长,贸易规模超过500亿元的伙伴数量达到61个,较去年同期增加5个。对共建"一带一路"国家进出口11.29万亿元,增长4.7%,占外贸总值的51.8%。其中,对东盟进出口3.67万亿元,增长9.6%;对非洲进出口1.18万亿元,增长14.4%;对中亚进出口3572亿元,增长13.8%。
与传统市场的经贸合作持续深化。上半年,我国对欧盟进出口2.82万亿元,同比增长3.5%,平均每天进出口超过150亿元。中欧产供链加速融合,我国对欧盟出口汽车零配件增长9.7%,进口大型客车变速箱、车用柴油机分别增长40.8%、65.2%。中欧互为第一大消费品进口来源地,我国自欧盟进口医疗保健品、箱包、首饰等占同类产品进口比重均超六成。
外贸主体活力不断增强。上半年,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达62.8万家,历史同期首次突破60万家。其中,民营企业进出口12.48万亿元,同比增长7.3%,占外贸总值的57.3%。民营企业已连续21个季度保持进出口同比增长,增速持续领先。
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。今年4月,海关总署会同20个部门及25个试点城市启动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,推动29项措施落地落实。通过优化调整综合保税区保税维修产品目录、推进铁路快速通关业务等措施,有效提升了贸易便利化水平。上半年全国保税维修业务进出口货值2569.9亿元,增长7.5%;水运进出口集装箱装卸量6741万标箱,增长11.3%。
尽管面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,中国外贸仍展现出强大韧性。完备的产业体系、持续提升的创新能力、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,共同构成了中国外贸行稳致远的坚实基础。随着各项稳外贸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,中国外贸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,为全球经济复苏贡献更多中国力量。
西双版纳桀睿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专注于中缅进出口贸易服务,服务贯穿整个国际贸易流程:专业进出口报关、一般贸易退税代理、国际贸易结算、进出口单证办理、进出口物流配送、货物仓储、中缅专线物流等,全力打造成为“外贸门到门一条龙”的外贸综合服务体。
传真:0692-4116315
电话:4000-888-707
传真:0692-4116315
邮箱:yunnanjierui@163.com
杨经理 手机:19526696809 QQ:231654197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