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提升磨憨口岸对药材企业的吸引力,需系统性优化政策、物流及产业生态,具体策略如下:
一、强化通关效率与便利化
深化智慧口岸应用
推广“提前申报+预约查验”模式,实现货运车辆验放时间由8-10分钟压缩至4分钟,同步扩展“7×24小时预约通关”覆盖范围,满足药材保鲜时效需求。
开通药材专用通道
设立生鲜药材“绿色通道”,推行“随到随验”机制,减少易腐药材滞留时间,参考缅甸水果通关经验降低损耗率。
优化单证流程
推动“单一窗口”与药材备案系统对接,实现检疫审批、企业备案电子化,缩短申报时间60%以上。
二、构建全产业链支持体系
落地加工配套
在磨憨合作区布局药材初加工基地,提供清洗、分拣、干燥等设施,吸引企业开展“口岸+落地加工”业务。云南白药已试点砂仁、鸡血藤等品种的跨境加工。
金融与税收激励
投资补贴:对固定资产投资超5000万元的药材项目,按实际投入6%给予补助(单项目最高5000万元)。
外资奖励:年度实际利用外资超300万美元的项目,按3%(制造业)或2%(其他)比例补贴。
培育边民互市集群
支持成立药材专业合作社,对年贸易额超5亿元的合作社给予资金扶持,激活小额药材贸易活力。
三、推动标准互认与质量管控
建立中老药材标准联盟
联合云南省药检院、老挝农业部门制定鸡血藤、砂仁等27种准入药材的联合标准,减少贸易技术壁垒。
强化质量溯源
推行“一物一码”溯源系统,对接海关查验数据,确保农药残留、重金属等指标实时可查,提升企业信任度。
四、降低综合运营成本
物流成本优化
利用中老铁路运输优势,较传统陆运节省50%物流费用(如老挝至昆明每吨省1000元),对年度进出口物流费超1亿元企业提供最高200万元补贴。
税费减免机制
精准落地《中国—东盟自贸协定》关税优惠,推动砂仁、豆蔻等27种老挝药材实现零关税准入。
五、深化区域协同与国际合作
建设中老泰医药产业走廊
联动老挝磨丁经济特区、泰国清迈药企共建跨境加工园区,打造“原料进口—精深加工—国际分销”链条。
举办产业对接活动
定期组织“中老药材贸易洽谈会”,引入云南白药、一心堂等龙头企业开展订单合作,2025年计划带动千吨级药材进口。
实施成效与数据支撑
磨憨口岸药材进口量呈现爆发式增长:自2025年2月27日首批110吨药材通关至6月底,4个月内进口量突破2007.91吨,涵盖鸡血藤、砂仁等8个品种,货值超1200万元。依托中老铁路“黄金通道”及政策叠加优势,预计2025年全年药材进口量将突破万吨级规模,逐步成为我国面向东盟的药材贸易核心枢纽。
西双版纳桀睿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专注于中缅进出口贸易服务,服务贯穿整个国际贸易流程:专业进出口报关、一般贸易退税代理、国际贸易结算、进出口单证办理、进出口物流配送、货物仓储、中缅专线物流等,全力打造成为“外贸门到门一条龙”的外贸综合服务体。
传真:0692-4116315
电话:4000-888-707
传真:0692-4116315
邮箱:yunnanjierui@163.com
杨经理 手机:19526696809 QQ:2316541978